焦远超:《关于打造“东北北部沿边经济带”的建议》|政协会议|政协会议|黑龙江省政协网-九游会j9

|
九游会j9 >>政协会议
政协会议

焦远超:《关于打造“东北北部沿边经济带”的建议》

来源:本站原创 |  作者:管理员 |  日期:2010-01-25 浏览次数:已点击:

省政协常委、省政协副秘书长焦远超进行大会发言。东北网记者孙晓锐 摄

  《关于打造“东北北部沿边经济带”的建议》

  省政协常委、省政协副秘书长焦远超

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黑龙江省作为中俄边境的前沿地区,其功能发生了根本性逆转——由俄罗斯技术、文化、思想传播到我国的最前沿,转变为我国发挥对俄经济、技术、文化辐射作用的先导地区;另一方面,也由于俄罗斯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使我省长期处在相对不利的外部发展环境中,对俄区位优势和潜力无法充分发挥,造成发展动力不足。

考虑到目前俄罗斯环境改善的趋势,以及远东地区在俄国内战略地位提升的态势,我们认为从改善我省发展的外部环境、增强我省发展的短中长期动力出发,我省的根本出路在于加强经济外向性,迅速提升中俄沿边地区经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一句话,我省大发展的核心在于扩大对外开放。

当前,在中俄两国复杂的政治经济大背景下,成功推进对俄开放战略升级的关键,是找到一个能够兼顾相关地区内各国、各省、各市的利益连接点,以此来带动各方的共同发展,并逐步融合。

我们的初步设想是,打破区域限制,将我省业已形成并积极推动的“哈大齐工业走廊”规划,西延满洲里,东扩绥芬河,构成一条完整的虚实相间的沿边产业带,其目的是通过资源整合,强化哈大齐工业走廊的外向性,增强其对全省的带动能力,增强其对俄远东地区的辐射能力。

其中,产业布局是沿“哈-长-沈”纵轴,确定哈大齐在国内产业中的定位;沿“绥-满”横轴,确定经济带内城市在东北亚的产业定位,以此进一步落实“八大经济区”战略布局;同时,加强与内蒙的合作,以特殊政策做强经济带的两个“门户”——满洲里与绥芬河,通过两点来带动整条沿边动脉轴线的跃动。具体措施包括,以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和正在申报的满洲里保税区为基础,规划中俄蒙工业区和牡丹江自由贸易区;加大涉外基础设施建设,如修建与俄罗斯对接的宽轨铁路、把哈尔滨建成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港,等等。通过整体推进,实现“两门畅通、中段做强、全带盘活”的基本构想。

一、 打造沿边经济带是实现国家对俄战略升级的有力支撑

总的来看,中俄之间长期以来经济关系滞后于政治关系、地方关系滞后于中央关系、民间关系滞后于官方关系。近年来中俄经贸合作不断加强,但同时也摩擦不断。这既反映了俄方复杂的心理,也说明目前的合作模式对俄方的吸引力不足。在我国企业整体对俄辐射力有限的情况下,单纯依靠企业界的力量很难从根本上实现对俄经贸合作的战略升级。在可预见期内,提升我国与俄罗斯接壤地区的整体合作水平,成为必然性的选择之一。但是,目前我国与俄接壤地区的基本格局是,与俄临近的我国西北及东北地区均还属于国内欠发达地区,在经济上与俄临近地区存在互竞性和同需性,互补性较差,因而极大地阻碍了双方经济的融合。

从俄罗斯方面来看,远东地区在俄内部地位日趋特殊,比如俄罗斯只有通过远东才能与日趋重要的亚太地区加强联系,比如远东的军港在俄的地位日趋重要,比如俄对远东成为中国等国资源供给地的担心较大,但在俄体制已经转轨的情况下,俄又难以在财政上对远东像以前那样给予大力支持,造成远东的离心倾向。针对上述情况,我国通过强化沿边经济发展,利用自然市场辐射作用,逐步带动并融合俄远东地区发展,将成为国家战略的最佳选择之一。为此,多数研究者都认为改善和促进中俄两国的民间关系、地方关系,应当从远东地区入手。

因此,在最具对俄合作潜力的东北北部,打造外向型的“东北北部沿边经济带”,构筑对俄合作的新前沿,从近期看,有助于弥补我国企业“走出去”实力不足的缺陷,以“两条腿”走路的方式,促进对俄经贸合作的实质升级;从远期看,有助于实现“以我为主”的对俄战略,以经贸合作推动两国关系深入发展,用实力去影响俄方复杂的心态和政治经济考量。

二、 以构筑“东北北部沿边经济带”争取国家战略支持

“十一五”以来,国家先后批准了浦东新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北部湾经济区等区域发展规划,并上升为国家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将会为一个地区带来巨大的综合效益。如近期获批的“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得到了中央财政60亿元的建设资金支持,海南房地产价格飞涨,甚至不得不暂停土地出让。由于这一轮的区域整合、定位将极大地左右未来长期的国内经济格局、生产力布局,可以预见,争取国家对区域发展的战略支持,强化“一省一策”的发展趋势,将成为下一步各地发展的重要取向。

这里建议的“东北北部沿边经济带”,涵盖了黑龙江和内蒙古一省一区中的五个城市,土地面积达到15.77万平方公里土地,人口规模达到2146.4万,经济总量6355.7亿元(2008年数据),足以支撑起国家一级经济地理轴线和主体功能区的职能,并与国家批准的各大经济区规模、潜力相当。

建议规划的“东北北部沿边经济带”,在地理区位、文化传统等方面具备优势——地处东北亚经济圈、中俄蒙三国的连接线上,是东北北部开放开发的关键轴线,也是我国与俄罗斯既有海上通道、又有陆地接壤的唯一区域;在产业布局上,经济带以哈大齐工业走廊为产业基础与核心,西向延伸至满洲里,东向延伸至牡丹江,辐射俄罗斯远东的赤塔和海参崴等广大区域,覆盖面积超过315万平方公里;从文化上看,黑龙江与俄罗斯之间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文化融合基础,这种由长期历史凝结而成的资源,将能够长期而稳定地支撑东北北部作为我国对俄合作前沿的战略地位,因而符合国家的战略利益。

构建新经济带之后,区域内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将加速集聚,产业布局也将打破地域界限,形成合理分工,哈大齐工业走廊将与经济带内五城市形成互补,通过运输通道和产业延伸,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也将处于经济带内腹地,得到有力的产业和服务支撑;满洲里和牡丹江两大对俄门户通道的作用将更加凸显。

预计新经济带建成之后,我省的经济构成、招商引资都将随之发生重大变化,有助于全面落实省里的定位。即,参与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大平台,充分发挥其国际经贸通道、外向型产业基地、对俄经贸科技合作、中俄文化交融的重要功能。通过经济区的辐射作用和叠加效应,将推动整个带内五城市发生裂变式反应,哈尔滨市将成为俄商在华投资总部基地、对俄合作信息服务中心、中俄科技合作和进出口产品精深加工基地,齐齐哈尔、大庆市将成为进出口产品精深加工、重大项目工程承包、信息物流和服务外包等产业基地,满洲里和牡丹江将成经济区对俄合作两大门户。

沿边经济带整合后,预期经济外向度将大幅上升,经济贸易增长潜力巨大。据初步测算,2009-2014年的第一阶段,由于区域一体化发展形成的挤出效应、替代效应以及中央政策的扶持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等综合影响,预估经济带平均gdp增幅将达到14%,进出口总额以20%的速度递增;2015-2020年的第二阶段,由于极化效应下降和增长基数提升,gdp增幅将降为12%,进出口的增幅将降为15%。预计到2020年,沿边经济带的区域生产总值将达到26000亿元以上,进出口总额接近1800亿美元,贸易依存度达到45.3%,是现有水平的162%。这一测算与同期辽宁沿海经济带、关中-天水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等其他区域板块的测算结果大体相当。

一旦获得国家批准,“东北北部沿边经济带”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吉林长吉图等三条横向轴线,将与沈长哈纵向轴线一起构成“王”字型的东北外向型的整体区域布局。东北地区经过梯度发展,最终将成为中国经济腹地之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有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四极”。这种轴线调整既符合我省利益,又将通过网格布局促进东三省整合,最终连结成国家的经济核心区、未来的东北亚中心区。

三、框架性的政策建议

(一)以上升为国家战略作为经济带整合的最大推动力。建设外向型的经济产业带,最需要的国家支持就是政策支持。目前,我省“八大经济区”建设推进势头迅猛,外向型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只要以国际视野和国家经济布局来考虑,借鉴辽宁和吉林两省成功争取中央政府支持其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经验,同时与内蒙古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谋划对俄开放的体裁,是有可能得到国家战略支持的。此前国家批准的“武汉和长株潭城市圈”已经开创了跨省区合作的先例,因此,打破界线,共同发展,也应该成为我省和内蒙古的共识。构建“东北北部沿边经济带”,应该在与内蒙充分磋商的基础上,确定沿边经济带未来20年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在满洲里边境地区建设中俄蒙特别工业经济区、在牡丹江边境地区建设自由贸易区的中长期分阶段规划。规划还应包含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比如,修建对俄宽轨铁路干线,把哈尔滨建成东北亚的航空货运集散地,等等。国家战略的出台将会引起俄罗斯及东北亚国家的高度重视,为启动经济带建设创造必要的外部条件。

(二)以争取国家的特殊政策支持为突破口。参照国家目前在对外开放方面的政策创新情况和进程,根据我们对哈尔滨等市有关情况的初步调查,我们认为,未来可将如下六个方面,作为争取国家政策支持的主要切入点:一是在哈尔滨建设国家级中俄人才交流、合作及培训中心,对俄贸易标准制定中心,信息中心,贸易争端解决处理机构,以服务经济带内各城市需求;二是争取国家对重点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三是为哈尔滨太平机场争取开放航权、空港经济区保税等政策支持;四是探索在哈发展对俄金融结算业务、中俄局部地区试行人民币和卢布自由兑换、区域期货市场等金融服务创新;五是试点运行俄方来哈人员“落地签证”制度;六是组建经济带内区域中心海关。

(三)以产业开放为核心推动区域经济合理发展。按照“八大经济区”划分,以产业开放为核心,坚持错位发展、互补共赢,发挥比较优势,规避比较劣势,强化沿线中心城市产业的外向度,提升沿边对外开放的整体水平。大力发展外向型农产品加工业及绿色农业,将我省在农业资源的比较优势发展成为具有世界水准的竞争优势;大力发展航空货运业,把哈尔滨建成连接北美、辐射东北亚的国际航空货运枢纽港;大力发展国际会展旅游、后勤办公等服务业,把我省建成东北亚的会务中心;大力发展服务外包等新兴产业,利用“光速效应”有效弥补我省地域相对偏远的劣势;大力发展石油、森林等资源服务业,以智力资源优势化解资源枯竭造成的“结构转换缺口”;大力加强沿线各地市涉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沿线五城市成为东北北部沿边的五颗明珠,使经济带成为由五颗明珠结成的中俄边境之间的“一条最耀眼的珍珠项链”。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