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天钟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律师 孟令波
基层政协民主监督工作直接面对基层群众、面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越到基层越具体,越具体的事情就越敏感,越敏感的问题越不容易操作,因此,加强和探索新时期基层政协民主监督发展与创新,是基层政协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精神,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的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这既是新时期对人民政协事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各界对人民政协工作的新期盼。
一、发扬民主政治,充分认识政协民主监督的重要意义
人民政协包括了各党派、各团体、各界别的代表人士,人才荟萃,智力密集,能够充分反映社会各个方面的意见与诉求,因此,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是建立在共同政治基础上的,是具有较高组织层次的,是能够广泛体现民意的形式,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加强政协民主监督有利于加强和改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促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利于宪法和法律法规的严格执行,促进法制社会建设;有利于改进政府的工作,促进各级政府依法行政;有利于领导机关的科学民主决策,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政协的民主监督是非权力性监督,其特点是自下而上地对权力的约束,主要价值取向是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政治监督。从我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这一特点出发,归根结底,民主监督的最后目的仍是隶属于决策权的集中、统一和效率。民主监督作为有中国特色的政协工作的一项重要职能,它源于群众监督而又高于群众监督,有别于行政监督、法律监督而又与其并行不悖,即体现了参政议政职能的需要,又展示了民主建设的进程,是对其渠道和有效形式的不断实践和探索。政协的民主监督是非权力性监督,是我国整个监督体系中的子系统。它不具有强制性。其作用的发挥不是靠“说了算”,而是靠“说得对”,靠真知灼见影响决策,协助推进决策的贯彻落实,并通过批评和建议达到监督的目的。充分发挥民主监督作用,完善民主监督的知情、沟通、反馈等机制,必须运用好结合点,使非权力性监督通过权力性监督起作用,善于与权力监督结成联合,实现以权制权,善于与新闻舆论监督、社会监督等横向监督结成联合,实现以民制权,将上下监督与平行制约有机结合起来。
二、发挥政协优势,拓展政协民主监督的有效形式
政协在实施民主监督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多种形式。一是要充分运用传统监督形式。切实发挥会议、提案、调研、视察、反映社情民意和特邀监督员在民主监督中的作用,提高民主监督实效。如:五常市政协连续两年大会发言加强小区物业管理工作,引起社会各界重视,纳入市委重点工作,纳入市政府民生工程,强化了组织机构,增加了人员编制,推进力度明显加强。二是要不断创新民主监督工作载体。进一步丰富完善听证会、征求意见、民主评议、行风监督、双向交流、公开测评等方式,提高政协民主监督的参与面和影响力,增强民主监督的力度。通过开展民主评议、视察与评议相结合等新的监督形式,定期选择党委、政府职能部门特别是一些重要执法部门和涉农部门,组织政协委员对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进行视察或专题评议,提出批评意见,形成评议报告,对存在的问题督促限期整改并上报党委,作为对各部门、单位的班子进行考核的重要依据,不断扩大民主评议的影响力和监督效果。去年市政协评议44个部门,进行了公开投票,树立了基层政协民主监督社会地位。三是要开展高质量调查研究。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和专题视察工作,注重调研与视察的有机结合,在知情问政中开展监督。坚持“明察”与“暗访”相结合,“内情”与“外情”相结合,“上情”与“下情”相结合,做到既有监督的高起点,又将监督渗透到基层单位,并坚持对一些影响大、容易反弹的问题实行后续监督,直至委员反映的问题得到圆满解决为止。
三、深化机制创新,丰富政协民主监督的有效载体
基层政协民主监督要以实践为基础,在不断完善政协现有的民主监督基础上,从五个方面推动民主监督载体创新。一是探索设立民主监督专门委员会。当前基层政协的专门委员会是参照政府机构职能来设置的,特别是基层政协机关的专门委员会这样的设置与政协工作内容要求不尽符合,给政协民主监督职能履行的针对性和作用的更好发挥带来机制上的制约。为此,在政协机关的机构设置上要结合政协自身特点,成立专门的“政治协商委员会、民主监督委员会、参政议政委员会”。通过专设民主监督委员会机构,使民主监督的职能更趋专业性和更强的针对性,以更好地协调、组织开展民主监督,更好地向有关部门及时反映意见建议并加以督促落实。二是探索建立乡镇(街道)的基层政协的派出机构。在乡镇、街道建立镇(街)政协工作委员会或政协委员工作站。通过整体的机构制度安排,推进政协工作延伸,搭建政协委员了解社情民意的桥梁,发挥好民主监督中前沿阵地的作用,提高民主监督的针对性。市政协针对五常市委四区联动战略,在牛家经开区设立政协委员工作站,重点为园区企业服务,为招商引资助力,为北部乡镇委员提供活动平台,同时在南部、东部、市府所在地分别设立三个委员工作站,切实提高履职能力。三是探索建立民主监督专项通道。畅通与党委政府、权力监督的联系,将政协民主监督结果纳入党委、政府考核的总体评价体系;建立一个相对完备的民主监督反馈落实机制,并以党委、政府名义印发执行,从而使“软监督”产生硬效力,提高民主监督的效果。市政协加快博物馆建设提案被五常市委、市政府采纳签批,责成住建局、文化局规划落实,博物馆、图书馆建设纳入五常34件惠民实事当中。四是探索搭建民主监督互动平台。以“现场咨询会”等形式,组织委员围绕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提问,邀请政府主管领导和有关部门参加,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互动交流,达到密切关系、强化效果、促进工作的目的。也可根据监督的内容搭建多种互动平台,如可与上级政协进行联动或与人大、司法、媒体、公众进行联动等来实践民主监督,提高监督的实效性。五是探索创办政协专题栏目。开发可长期运作的委员履职平台,形成民主监督的品牌效应。在新闻媒体、网络上开设“政协论坛”、“政协视点”、“政协之声”、“委员之声”、“委员论坛”等专栏或节目,邀请政协委员、专家学者、政府相关部门负责人、各界人士等评说社会民生热点问题,反映群众呼声和针砭时弊;在互联网开办“委员工作站”、开通委员博客和微博,收集、引导有关民主监督的社情民意。适应新形势,探索开展网络监督。掌握互联网传播规律,提高政协委员网络素养。运用好各种宣传媒介,加强与各类传媒的沟通联系和互动合作,让宣传更贴近大众,实现政协民主监督工作多维化、密集化,扩大民主监督的影响力,树立政协的良好形象,产生广泛的社会效益,使党委政府认识到政协是能干事、会干事的,使各部门认识到政协是能促进自身工作的,使各界群众认识到政协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从而把政协的形象真正树立起来,使每个政协委员和政协工作者都能感到由衷自豪,真正营造出“支持民主监督、配合民主监督、参与民主监督”的良好社会氛围。
四、围绕工作重点,提高政协民主监督的实效性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充分发挥好政协的民主监督职能,既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又是习总书记提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对人民政协工作提出新要求的关键所在。要从有利于热点问题的缓解、有利于难点的破解、要有利于焦点问题的化解、有利于多点问题的分解等角度去进行监督。坚持从实际出发,既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还要考虑可能产生的实际效果。一是要讲求民主监督的质量。民主监督既要提出意见或建议,又要取得明显的效果。做到“四到位”:提出问题要到位。在履行民主监督职能时,要找准关键问题,抓住主要矛盾,吃透基本情况,反映的问题要真实可靠,有典型意义,是党委政府关心、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重要问题。建言献策要到位。在民主监督中必须提出高层次的意见,所提建议和批评要有针对性、可行性和操作性,出的主意是真招、实招和高招。反馈意见要到位。对在民主监督中提出的高层次的意见、建议和批评,必须有反馈,不能不了了之。要建立和实行回复制度,做到所提建议和意见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执行跟踪要到位。对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没有反馈的要跟踪调查,对已回复但没有办理的要跟踪督促,对已办理的要加强对民主监督工作的领导,定期召开常委会、主席会,研究民主监督工作,对所提意见和建议要严格把关,增强监督的针对性。二是要注意把握好监督的“度”。在履行政协民主监督职能过程中,一定要摆正政协与党委、政府的关系,准确把握政协民主监督在整个监督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民主监督的目的是建设性的,是协助国家机关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只要把握好这样的尺度,始终保持献策而不决策、出力而不包办、尽职而不越位、帮忙而不添乱、切实而不表面,政协的民主监督就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三是要抓好民主监督的“点”。民主监督重在围绕中心突出重点,除对国家法律、法规和重大方针政策以及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宏观层面的监督外,还要选择社会关注、群众关心、影响较大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微观层面的监督,基层政协要认真分析改革和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选择科学发展的热点、改革开放的重点、构建和谐的焦点、涉及民生的难点,坚持既积极工作又量力而行的原则,选准课题,循序渐进,让监督工作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加强队伍建设,提升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履职能力
民主监督包括互相监督,政协委员作为监督员既要监督别人,也要接受别人的监督。一是加强政协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培训。提高委员对民主监督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二是要建立健全考核激励机制。建立委员档案,搞好委员民主监督情况统计表的收集、整理,制订可行的考核、评比、表彰制度,形成一种人人争当先进的良好风气。三是要加强对委员教育管理。采取与推荐单位领导沟通,与委员推荐单位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了解委员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情况,从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及时改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