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提案
白锦婵
家庭是教育的第一场所,家庭教育对于增进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围绕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建设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促进男女平等和家庭建设制度机制的根本遵循。
2021年省妇联研究所承接省社科联经济社会发展重点课题“黑龙江省家庭亲子互动状况及策略研究”项目,在全省发放调查问卷,其中家长问卷15158份,儿童问卷12825份。调查发现:
1.城乡家庭因离异、外出打工等原因,不具备父母双系抚育客观条件的家庭占25.0%,其中父母一方不共同生活的儿童达17.4%,与父母均不共同生活的儿童达7.6%;离异后,非共同生活的一方“几乎不探望”孩子的比例达47.8%,农村离异家庭教育状况更为堪忧;
2.在家庭教育和亲子互动领域,父亲的关注度和参与意愿仍显著低于母亲,且存在重物质给与轻情感陪伴、观念认知相对保守,缺少家庭教育知识更新内在动机的特点;
3.尽管“双减”政策已实施,但许多家长过度育儿、学业优先的教育导向仍大有市场,偏重学业、轻身体锻炼、轻劳动习惯养成的状况仍未得到有效改善,每天做家务的儿童比例仅为23.9%;
4.青春期儿童的亲子互动负面评价高于其他年龄段,男孩与父母的冲突多于女孩与父母的冲突。
为此建议如下:
1.以立法部门和政府为主导,加快推动我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2022年1月1日,《家庭教育促进法》已正式实施,建议我省及早出台《黑龙江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明确家庭教育责任主体,倡导男女共同参与家庭教育,发挥父母双方的积极作用。同时,对任何形式家庭暴力、因分居/离异怠于履行家庭教育责任的父母,进行必要的干预和相应处罚,如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为社区家长学校进行义务服务等。此外,发挥民政部门、妇联组织的品牌优势和公益项目优势,加强对留守儿童群体家庭教育状况的调研和关注,真正落实儿童利益优先原则,保障我省家庭教育水平不断提升。
2.以学校为主要阵地、社区为重要补充,满足普惠性的家庭教育公共服务需求
建议教育部门将家庭教育理论作为通识课程纳入我省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尤其是师范类院校。做到关口前移、提前布局,为未来的父亲和母亲初步构建科学、系统的家教理念。建议幼儿园、中小学结合各年龄段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依据《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精心设计、合理安排与本校实际相结合的家长学校课程,做好以本校教师为骨干的家长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并纳入师资培训和教师考核工作。倡导有条件的学校开办公众号,设置家庭教育、儿童心理专栏,依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抚育和教育特点,尤其加强对初高中青春期心理调适的知识宣传,以便捷的方式帮助家长获取信息、增长技能。
对于社区开办的家长学校,建议完善准入和监管评估机制,并注重向基层特别是农村地区、人口外流突出地区倾斜,切实解决越是需求强烈越是服务薄弱的家庭教育指导工作问题。
3.构建性别友好、生育友好的家庭政策,增强婚姻严肃性、生育严肃性,增强家庭凝聚力
近年来我省离婚率居高不下,婚姻稳定性下降、单亲家庭比例上升,为家庭教育带来负面效应,为此建议在民政部门婚姻登记机关和卫健部门妇幼保健机构加强对婚姻法律、家庭美德、优生优育、家庭教育等方面知识的宣传,增强婚姻严肃性和生育严肃性,严格执行《民法典?婚姻家庭编》中关于结婚的相关规定,鼓励刚刚步入婚姻殿堂的男性和女性签署“拒绝家庭暴力承诺书”,减少家庭教育隐患。
此外,过高的生育、养育、教育成本,是相当一部分育龄人口不愿生、不敢生的“痛点”,只有为“生-养-育”提供更多的政策性支持,才能激励生育意愿,提高家庭教育水平,提升家庭发展能力。建议相关部门出台更多激励政策,鼓励父母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和育儿责任,提升婚姻满意度,提升亲子互动效能,增强家庭凝聚力。
4.新闻媒体强化舆论宣传,纠正过度育儿的社会文化,倡导男女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
在育儿焦虑普遍存在的当下,新闻媒体及网络平台应进一步增强网络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互联网思维牵引、催化家庭教育工作,在电视、报刊、广播等传统媒体设立家庭教育专栏、专题,开展公益宣传,倡导科学育儿,纠正“虎妈”“狼爸”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同时积极搭建新媒体服务平台,打造有影响力的家庭教育媒介品牌,定期策划开展线上线下互动的家庭教育公益文化活动,倡导男女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鼓励父亲多参与孩子幼儿园/学校的家长会和各项活动,让父亲育儿的权利和责任得到社会文化的认可和鼓励。